引言
高空作业车作为一种在建筑施工、市政维护、电力抢修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的特种车辆,其安全高效运行直接关系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对高空作业车进行科学合理的维护保养,不仅能确保其性能稳定,更是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的关键。本文将详细阐述高空作业车的维护保养要点,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延长使用寿命策略。
日常维护保养要点
外观与结构检查
车身外观清洁与检查:每天作业结束后,需对高空作业车的车身进行清洁,去除表面的灰尘、泥土、油污等污垢。这不仅能保持车辆外观整洁,更重要的是能及时发现车身表面是否有刮擦、凹陷、锈蚀等情况。对于刮擦和凹陷部位,应及时进行修复,防止损伤进一步扩大;对于锈蚀点,需打磨除锈后进行防锈处理,避免车身结构因锈蚀而强度下降。例如,在建筑施工现场,车辆经常会受到水泥浆等物质的污染,若不及时清洁,水泥浆干燥后会腐蚀车身漆面,进而影响车身的防锈性能。
作业臂及支撑结构检查:仔细检查作业臂的表面是否有裂纹、变形,连接部位的螺栓、销轴是否松动。作业臂是高空作业车的关键部件,其结构完整性直接关系到作业安全。每天作业前,可通过肉眼观察作业臂的外观,对于一些细微裂纹,可借助放大镜等工具进行检查。同时,使用扭力扳手对连接螺栓进行紧固,确保其扭矩符合规定要求。对于支撑结构,要检查支撑腿的伸缩是否顺畅,液压锁是否可靠,支撑脚垫是否磨损严重。在市政路灯维护作业中,若支撑腿液压锁失效,可能导致车辆在作业过程中发生倾斜,引发严重安全事故。
动力系统维护
发动机保养:发动机是高空作业车的动力核心,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是发动机保养的关键。一般情况下,根据发动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每行驶一定里程(如 5000 - 10000 公里)或使用一定时间(如 3 - 6 个月)需更换机油和滤清器。同时,要检查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若空气滤清器过脏,会导致发动机进气量不足,影响燃烧效果,降低发动机功率,增加燃油消耗。在粉尘较大的作业环境中,如矿山、水泥厂附近的高空作业,更要缩短空气滤清器的清洁和更换周期。此外,还需检查发动机的冷却液液位和质量,确保冷却液能有效散热,防止发动机过热。
液压系统维护:高空作业车的作业臂升降、支撑腿伸缩等动作大多依靠液压系统来实现。因此,液压系统的维护至关重要。定期检查液压油的油位和油质,液压油位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油质应清澈透明,无浑浊、乳化或杂质。若液压油变质,会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甚至损坏液压元件。一般每工作 1000 - 1500 小时,需更换液压油。同时,要检查液压系统的管路是否有泄漏,接头是否松动。对于泄漏的管路,应及时修复或更换;对于松动的接头,要进行紧固。在检查过程中,可使用肥皂水涂抹在管路接头处,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存在泄漏。此外,还要定期清洗液压系统的滤清器,防止杂质进入液压系统,影响其正常工作。
电气系统维护
电池保养:高空作业车的电气系统依赖电池提供电力。要定期检查电池的电解液液位,对于传统铅酸电池,若液位过低,需添加蒸馏水至规定液位。同时,检查电池的接线柱是否有腐蚀、松动现象,若有,应及时清理接线柱表面的腐蚀物,并紧固接线柱螺母。定期对电池进行充电,避免电池过度放电。在长期停放车辆时,更要定期对电池进行补充充电,防止电池亏电损坏。例如,在冬季低温环境下,电池的性能会下降,此时更要加强对电池的保养,确保车辆电气系统正常工作。
电路检查:检查电气系统的线路是否有破损、老化、短路等情况。对于破损的线路,要及时进行包扎或更换;对于老化的线路,应提前更换,以防止因线路问题引发电气故障。同时,检查电气系统的各种开关、控制器是否工作正常,功能是否完好。在电力抢修作业中,若电气系统出现故障,可能导致高空作业车无法正常操作,影响抢修进度。因此,日常对电路的检查和维护十分必要。
定期维护保养要点
机械部件保养
传动系统保养:高空作业车的传动系统包括变速器、传动轴、驱动桥等部件。定期检查变速器的油位和油质,按照规定里程更换变速器油。检查传动轴的万向节是否灵活,有无松旷、磨损现象,若万向节磨损严重,会导致传动轴在转动过程中产生抖动,影响车辆的行驶和作业性能。对于驱动桥,要检查其齿轮油液位和油质,同时检查半轴油封是否有泄漏。在定期保养时,还需对传动系统的各个部件进行润滑,确保其正常运转。例如,在山区等路况复杂的地区作业时,传动系统承受的负荷较大,更要加强对其保养。
制动系统保养:制动系统是保障高空作业车安全运行的重要系统。定期检查制动片的磨损情况,当制动片磨损至规定极限厚度时,应及时更换。检查制动盘的表面是否有划伤、变形,若制动盘表面不平整,会影响制动效果,导致制动时车辆抖动。同时,检查制动液的液位和质量,制动液应定期更换,防止其因吸收水分而导致沸点降低,影响制动性能。在更换制动液时,要对制动系统进行排气,确保制动管路内无空气。此外,还要检查制动系统的管路是否有泄漏,接头是否松动,确保制动系统工作可靠。
安全装置检查
限位装置检查:高空作业车配备有限位装置,如高度限位器、角度限位器等,用于防止作业臂过度伸展或倾斜,保障作业安全。定期检查限位装置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可通过模拟作业臂的伸展和倾斜动作,观察限位装置是否能在规定位置及时触发,限制作业臂的运动。若限位装置失效,可能导致作业臂超出安全范围,引发安全事故。例如,在建筑外墙装修作业中,若高度限位器失灵,作业人员可能因操作失误使作业臂上升过高,与建筑物上层结构发生碰撞。
报警装置检查:车辆的报警装置包括超载报警、故障报警等。定期检查报警装置是否正常工作,可通过模拟超载或故障情况,观察报警装置是否能及时发出警报信号。在日常维护中,要确保报警装置的传感器清洁,无灰尘、油污等覆盖,以免影响其检测精度。例如,在进行重物吊运作业时,若超载报警装置失效,可能导致车辆因超载而发生倾翻事故。因此,定期对报警装置的检查和维护对于保障高空作业车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延长使用寿命策略
规范操作与使用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高空作业车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在作业前,要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如严禁超载作业、严禁在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下作业等。例如,在进行高处设备安装作业时,要根据设备的重量和尺寸,合理选择高空作业车的型号,并严格按照车辆的额定起升重量进行操作,避免因超载而损坏车辆结构和液压系统。
合理安排作业任务:根据高空作业车的技术参数和性能特点,合理安排作业任务,避免车辆长时间在极限工况下运行。例如,对于最大作业高度为 20 米的高空作业车,尽量避免频繁进行接近 20 米高度的作业,可通过调整作业方案,减少车辆在极限高度的作业时间。同时,要避免车辆长时间连续作业,应适当安排休息时间,让车辆的各部件得到冷却和恢复,减少部件的磨损和疲劳。
环境适应性措施
恶劣环境防护:在不同的作业环境下,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时,要注意车辆的散热,可适当增加散热器的散热面积,或安装冷却风扇等辅助散热设备。同时,要定期检查车辆的润滑系统,确保各部件在高温下能得到良好的润滑。在低温环境下作业时,要对车辆的燃油系统、液压系统等进行防寒保暖处理,可使用低温性能良好的燃油和液压油,对车辆的水箱等部位进行包裹保温。在潮湿环境下作业时,要加强对车辆电气系统的防护,防止电气元件受潮短路,可在电气设备外壳上涂抹防水密封胶。例如,在沿海地区的高空作业中,由于空气湿度大且含有盐分,车辆的金属部件容易生锈,因此要加强对车身和作业臂等部位的防锈处理。
作业场地选择与准备:选择合适的作业场地,确保场地平整、坚实,能够承受车辆的重量和作业时产生的载荷。在作业前,对场地进行清理,去除杂物、障碍物等,避免车辆在行驶和作业过程中受到损坏。对于松软的地面,可铺设钢板等材料,增加地面的承载能力。例如,在农田等松软场地进行电力抢修作业时,提前铺设钢板能有效防止车辆陷入地面,同时也能保护作业区域的地面不被破坏。
定期升级与改造
关键部件升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可对高空作业车的关键部件进行升级。例如,将传统的液压系统升级为更高效、节能的智能液压系统,智能液压系统能够根据作业需求自动调整液压油的流量和压力,减少能源消耗,提高作业效率,同时还能对液压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延长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对于作业臂,可采用新型高强度、轻量化材料进行升级,在提高作业臂承载能力的同时,减轻车辆自身重量,降低能耗和部件磨损。
安全性能改造:根据实际作业需求和安全标准的提高,对车辆的安全性能进行改造。例如,安装先进的防倾翻系统,该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的倾斜角度和作业臂的伸展状态,当检测到车辆有倾翻危险时,能自动启动制动装置和调整作业臂位置,防止车辆倾翻。此外,还可对车辆的照明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采用高亮度、节能的 LED 照明灯具,提高夜间作业的安全性。
结论
高空作业车的维护保养工作涵盖日常和定期多个方面,从外观结构到动力、电气、机械部件以及安全装置等都需要精心维护。通过规范操作与使用、采取环境适应性措施以及定期进行升级改造等策略,能够有效延长高空作业车的使用寿命,确保其在各类高空作业场景中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这不仅有助于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还能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